先客资本助力企业挂牌融资上市

内地上市要求高?门槛高?周期长?

美国上市优势:上市门槛较低、融资渠道多、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成熟

融资+上市

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证券化、一站式境内外上市辅导机构

一站式企业境内外上市辅导

上市辅导、科创板上市、北交所上市、境外上市、美国上市、香港上市

北京证券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于2021年9月3日注册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经营范围为依法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以及证券市场管理服务等业务。
2021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是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守"一个定位"。北京证券交易所将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
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二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新三板现有创新层、基础层坚持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维护市场结构平衡。
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能力。二是畅通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 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三是培育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合格投资者踊跃参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

市场优势

  • 试点注册制

    Pilot registration system

    北交所试点注册制,将建立北交所审核与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的审核流程,其主要安排与科创板创业板总体保持一致,同时强化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明确中介机构责任。

  • 准入门槛低

    Low barriers to entry

    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在精选层基础上设立的。鉴于精选层已经按照注册制要求形成了公开透明、协同高效的审核机制,以及按照总体平移的原则,本次改革没有增加北交所的发行上市条件。 在北交所申请 IPO上市,其发行条件等同于此前已经公布的"精选层公开发行条件"。

  • 优秀完善的制度

    Excellent and perfect system

    北交所实施公司制,建立股东会、监事会,形成高效透明的治理架构,落实交易所主体责任。明确主要管理制度,促进交易所自律管理职能有效发挥。

  • 专精特新

    Specialized and new

    设立北交所的核心是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服务。这也就是说,北交所将会给一些在某一细分领域有自身特色的中小型企业更多发展的机会,而这一类"专精特新"企业未来将会把北交所看作上市的主要标的。

上市条件

上市前提条件

(1)申请北交所IPO企业,必须首先在新三板挂牌,而且挂牌必须满12个月;

(2)申请北交所IPO的"时点",必须是创新层企业,但并非要求在创新层待够12个月。

上市基础条件

(1)公开发行后,公司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公众持股25%或10%;

(2)公开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3)最近一年期末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

(4)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少于100万元,发行对象不少于100人。

市值及财务指标

(1)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2)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3)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

(4)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

上市流程

  • 受理

  • 审核机构审核

  • 上市委审议

  • 报送证监会

  • 证监会注册

  • 发行上市